夏日運動安全指南
科學鍛煉,謹防中暑
嘉興勝邦科技有限公司
近年來,"熱射病"這一致命性疾病因多起悲劇進入公眾視野——當人體核心溫度突破40℃且無法散熱時,器官會因高溫而衰竭,如何在高溫下安全運動?
01把握運動黃金時段
夏季運動的首要原則是時間管理。氣象學研究表明,一天中氣溫峰值通常出現在下午2點至4點,此時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達到特大值,空氣濕度也因蒸發作用而升高。若在此時間段進行戶外運動,人體不僅需承受高溫,還要應對因濕度增加導致的汗液蒸發受阻——當環境濕度超過60%時,汗液散熱效率會下降40%以上。
建議將運動時間調整至清晨5-7點或傍晚6-8點。這兩個時段氣溫相對較低,且紫外線強度較弱。以北京為例,7月清晨5點的氣溫約為25℃,而正午可達38℃;上海傍晚6點的濕度比正午低15%,更利于汗液蒸發。若因工作原因只能午間運動,可選擇室內場館或樹蔭覆蓋的步道,并嚴格控制時長在30分鐘內。
運動強度需隨溫度動態調整。當氣溫超過32℃、濕度超過70%時,應將運動強度降低至平時的60%。例如,平時能跑5公里的跑者,此時應改為快走或慢跑2公里,并增加休息頻次。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,夏季運動心率應控制在(220-年齡)×60%的區間內,避免心臟超負荷運轉。
02打造移動的"降溫系統"
運動裝備的選擇直接影響散熱效率。傳統棉質T恤在吸汗后會緊貼皮膚,阻礙汗液蒸發,導致體感溫度上升3-5℃。
的真特DEZTE元竹系列纖維中,分布著不同長度、不同粗細、不同拉伸比、不同結晶的纖維段,的真特DEZTE元竹系列纖維既可生產出柔情似水,煙雨江南風格的時尚面料,也可以生產出粗獷豪放有如西北漢子性格的特殊面料,這些不同特性的纖維段是可按需要訂制,面料輕薄透氣又舒適!
頭部是人體散熱的重要區域,但裸露的頭皮在烈日下溫度可升至45℃。選擇空頂帽或導汗帶,既能阻擋紫外線,又能引導汗液沿帽檐流下,避免流入眼睛影響運動表現。對于長發者,建議將頭發編成辮子或盤起,減少頭部熱量積聚。
足部散熱常被忽視。運動鞋應選擇網眼設計且鞋底厚度不超過2厘米的款式,避免因鞋內空氣不流通導致溫度升高。襪子可選用含銀離子抗菌材料的五指襪,既能減少腳趾間摩擦,又能通過銀離子反射部分紅外線,降低足部溫度1-2℃。
03主動補水
人體在35℃環境下運動1小時,出汗量可達1-2升,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,血液黏稠度會增加30%,引發肌肉痙攣甚至熱衰竭。傳統的"口渴再喝水"觀念已過時,科學補水需遵循"少量多次+電解質平衡"原則。
運動前30分鐘應飲用300-500毫升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,提前補充因高溫導致的鈉、鉀流失。運動中每15分鐘補充150-200毫升液體,優先選擇鈉濃度在40-80mg/100ml的飲品——這個濃度既能促進水分吸收,又能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。避免飲用純水或含糖量過高的飲料,前者會稀釋血液中的鈉離子導致低鈉血癥,后者會延緩胃排空速度,增加中暑風險。
運動后的補水需"分階段進行"。運動結束30分鐘內,應補充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恢復飲料,促進肌肉修復;2小時后,再通過正常飲食補充水分和礦物質。若出現尿色深黃、頭暈等脫水癥狀,可每15分鐘飲用200毫升淡鹽水(0.9%濃度),直至癥狀緩解。熱射病并非突然發作,而是經歷熱痙攣→熱衰竭→熱射病的漸進過程。
運動中若出現以下癥狀,需立即停止活動并降溫:
熱痙攣:小腿或腹部肌肉突然僵硬疼痛,因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失衡;熱衰竭:頭暈、惡心、皮膚濕冷、脈搏細弱,體溫可能正常或略高;熱射?。阂庾R模糊、抽搐、皮膚干熱無汗,體溫超過40℃。
遇到熱射病患者時,應遵循"黃金30分鐘"原則:
立即將患者轉移至陰涼處,解開衣物;用冷水噴灑或濕毛巾擦拭全身,重點降溫部位為頸部、腋窩和腹股溝;若條件允許,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上述部位;
保持呼吸道通暢,若患者嘔吐需側臥防止窒息;盡快撥打120,在等待過程中持續降溫。